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科研 > 學術交流 > 正文

太阳音舞教研室鄭小龍博士為太阳師生作學術講座

日期:2021年12月01日 19:45  點擊:
撰稿:田茜  編審: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  發布:

11月30日晚,太阳音舞教研室鄭小龍博士,在騰訊會議給太阳師生帶了一場題為“從文獻視角看新石器時代陶鼓的音樂功能”的學術講座。學生在各班固定教室集中觀看。

講座内容非常豐富:《周禮》記載了陶鼓用于中春、中秋、祈年、蠟祭時的祭祀功能,基本屬于春耕、秋收、年終農閑三個階段的節令場合。古籍文獻中陶鼓、農時等材料,可以追溯到距今約6400年的濮陽西水坡遺址。自西水坡遺址發展到約2000年後的陶寺遺址,在社會複雜化進程中,陶鼓逐漸成為“王”級大墓獨占的器物。“鼓—雷—龍”的文化結構,成為古人天命觀、生命觀、王權觀的顯層符号,構成了中國古代天文與人文的内在呼應關系。

此次講座給學生們打開了新的視野,進一步感受到悠久的中華古文明帶來的藝術之美,增強了學生的文化自信。


(一審:聶凱,二審:蔡海軍,三審:魯雲生)

版權所有 中国·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地址:長沙市天心區書院路356号,郵編 410002
湘ICP備05000548号 湘教QS1-200505-0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