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西考生考的語文試題比較平穩,題型沒有太大變化,一些社會熱點如上海世博會、低碳經濟等成為考試内容。”對今年全國卷Ⅰ的語文科目,南甯沛鴻民族中學的中學語文高級教師黎沛點評,這樣的試題,基礎好的考生比較容易拿高分。
黎沛老師表示,今年的全國卷Ⅰ語文高考題型與往年并無太大區别,總體來說比較平穩,這些題型考生在南甯市一模二模時都訓練過,所以考生看到高考題目時不會意外。所考内容的知識點沒有超綱。具體來說,拼音、成語、病句判斷、語義銜接等基礎知識運用題的題型都在大家的預料之中,比如第一題選擇拼音标注正确的選項,所考的都是考生平時爛熟于心的常見拼音,隻要仔細看題,不粗心大意,應該能拿下。
科技文閱讀題也沒有多大變化,考查的是學生的概括分析能力。文言文閱讀,節選自《明史・王袆傳》,三個選擇題分别考查考生的文言文詞語解釋及對文章内容理解和概括總結,在第四大題中還要求考生翻譯節選文章的兩個句子。詩歌鑒賞題的詩圍繞蝴蝶展開叙述,考查學生對詩歌内容、含意、描寫方式等的理解。還有名篇名句默寫中屈原的《離騷》、諸葛亮的《出師表》、李白的《蜀道難》等都為考生所熟知。
黎沛老師認為,文言文翻譯、詩歌鑒賞、現代文閱讀、作文等,這些都是考生拉分的題,尤其是作文,這是此份試卷的最大亮點。“貓有魚吃還用捉老鼠?”這一漫畫作文考查考生對社會問題及人生的思考,能切入的角度很多,考生可以自由發揮,現在是多元化的社會,這樣的題目也是鼓勵學生寫作文時可以有一些新觀點新角度。
語文卷中還有一些緊扣當前社會熱點的試題,如第18題是選詞填空題,文章介紹上海世博會北京館為觀衆做的一次變換造型演示,要求考生從十二個詞語中選擇八個填空。第19題是補寫句子,這篇文章介紹低碳經濟的衆多解釋,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有關低碳的一系列觀點,要求考生補寫最後的總括性句子。黎沛老師稱,這需要考生平時多關注社會問題,多了解時政等各方面熱點信息。
今年廣西将實行高中的新課改,此次語文卷中有沒有一些課改區高考題的“影子”呢?黎沛稱,區外一些已實行高中新課改的省份,其高考題内容确實和現在沒課改地區的試題有較大差别。從今年廣西的語文試卷看,課改區的“影子”不多。因為即使從今年秋季學期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實行課改,這些學生也還有3年才參加高考,而近兩三年内,估計高考以平穩過渡為主。而今年的考題,也正是這一出題原則的體現。